启航!第一届长三角生物安全发展大会盛大召开

 

2023年12月20日至21日,由张家港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主办,张家港高新区管委会、张家港长三角生物安全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一届长三角(张家港)生物安全发展大会在苏州张家港市盛大召开。张家港市领导韩卫、李炳龙,区镇领导严亚明、陶彦斌等出席大会。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王建华、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景虹、中国科学院院士谭蔚泓、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生命科学与前沿技术处原处长王德平等著名专家莅临并做精彩报告。此外,来自中国科学院系统、疾控系统、海关系统、军队系统等为代表的50余位生物安全领域业内专家参加了此次会议,就生物安全科技创新、生物安全产业推进、生物安全能力建设展开交流和探讨。以“汇集生安创新、推动生安产业、支撑生安建设:融合化、体系化、标准化、能力化”为核心定位,共谋生物安全产业发展、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建设。

 

12月20日

 

韩卫书记表示,当前,张家港正牢牢把握“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重大要求,深入推进“政产学研”合作,持续打响“创新张家港”品牌,对优质人才和高端项目求贤若渴、翘首以盼。张家港高新区要加快汇聚更多创新资源要素,把长三角生物安全研究中心,打造成助推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服务平台。

王建华会长高度赞许,张家港市委、市政府重视企业科技创新,瞄准“产学研”项目合作,促进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大力发展,共同创建协同创新平台。张家港首创“产学研预研资金”模式,创造性地解决了成果转化“启动第一步”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李景虹院士期许,张家港长三角生物安全研究中心既是一种新型研发机构,也是“产学研”项目落地的试点。希望该中心能够汇聚多方科研力量,服务大众健康需求,维护国家公共安全。

王德平院士希望,张家港长三角生物安全研究中心能够组织各方资源,进一步加强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为张家港、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作出贡献。

 

随后,在大会开幕式上进行了隆重的张家港长三角生物安全研究中心标志性成果发布仪式。

张家港长三角生物安全研究中心(简称“生安中心”)作为张家港在生物医药产业布局的一个着力点,作为生物安全领域全力助推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升级、规范行业发展的重要新型研发机构与权威第三方检验检测平台。自2022年正式运营以来,在张家港资金和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取得了多项标志性成果。

 

在创新性方面

生安中心依托创新积淀,聚焦国家需求,通过人才聚集、设施投入、基金设立、企业孵化,实现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的跨越,于今年10月份正式获批“苏州市新型研发机构”,为生物安全装备升级创新,提供强力支撑。

 

在规范性方面

生安中心同步研发的标准物质、标准方法、标准设备,为行业规范化发展不断赋能。围绕生物气溶胶监控处置系统及该系统在多个场景的应用,发布了团体标准6项,推动生物安全装备“创新、生产、质控、招标、验收、使用”的规范化。

 

在权威性方面

生安中心同步研发的标准物质、标准方法、标准设备,为行业规范化发展不断赋能。围绕生物气溶胶监控处置系统及该系统在多个场景的应用,发布了团体标准6项,推动生物安全装备“创新、生产、质控、招标、验收、使用”的规范化。

 

在能力化方面

生安中心立足国家生物安全需求,为行业提供生物安全多维服务,以稀缺设施支撑生物安全研究,以标准制定规范装备核心性能,以权威资质服务装备性能评价,为“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重点专项项目提供科技创新与能力建设全程支撑。

 

在产业化方面

生安中心旨在以独特设施为吸引,以科技创新为融合,以标准规范为支撑,实现生物安全产业汇集式发展。一批生态链、产业链合作项目成功签约。

 

开幕式后

本届大会围绕“汇集生安创新、推动生安产业、支撑生安建设:融合化、体系化、标准化、能力化”。分别设置了“大师讲堂”、“主办方致谢”、“学术交流”三个环节。

“大师讲堂”环节,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曹务春研究员担任主持。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景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分子医学研究院院长谭蔚泓,乌克兰国家工程院院士、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生命科学与前沿技术处原处长、深圳市生物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理事长王德平分别围绕《面向生命健康的生物分析化学》、《分子医学助力健康中国》、《国家科技计划布局和实施》主题进行了交流分享。介绍了国家科技计划布局,生物技术创新的前沿发展成果和发展现状。

李景虹院士主题报告

谭蔚泓院士主题报告

王德平院士主题报告

 

“主办方致谢”环节

张家港长三角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周蕾对莅临此次会议的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谢意。

周蕾主任从外显性和内核性两个层面介绍了本次会议的立意,在外显性方面,希望会议能够有助于汇集生安创新、推动生安产业、支撑生安建设;在内核性方面,希望依托会议平台和专家支持,推动以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建设为核心的创新融合化、产业体系化、建设标准化,最终达到生安的能力化。周蕾主任借用哲学思辨展现了“团队-平台-大会”的衍生历程:“道生一”树立了“科技力量捍卫国防”的信念,“一生二”,明晰了“过程工程推动转化”的路径,“二生三”推动了“实体平台带动链条”的发展,“三生万物”发起了“交流平台汇集百家”的盛会。进而,依托团队自身原理突破、应用突破、能力突破,展示了阶段性的装备成果。

团队成果展示

 

学术交流环节

多位业内知名专家就生物安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进行了报告分享: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严峻,在报告中对基于致病菌识别网的细菌基因组进行了溯源分析。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副院长关武祥,围绕不断涌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跟大家分享了靶向宿主因子的抗新冠药物研发的进展和成果。华大基因传染病首席科学家陈唯军,与大家分享了新型一体化测序技术最新进展及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毛红菊,就微流控技术在精准医学方面的应用给予了有益启发和思考牵引。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崔仑标,分享了病原体核酸检测技术的最新成果及其在疫情防控中的潜在应用。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药学与检验医学系临床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主任毛旭虎,针对类鼻疽菌进行了深度剖析和研究。上海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副主任田桢干,基于多年来口岸工作的积淀对口岸病媒生物的智能监测及其应用做了深入分享。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防化学院教授梁婷,分享了化学战剂的检测技术、技术难点、技术产品的产业化情况,以及未来以无人智能化检测为核心的发展规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王静远,从城市安全角度分析公共卫生问题,从城市管理角度看疫情防控,通过建立动态人群感染模型推动人群感染情况的动态预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浩,分享了CRISPER核酸检测技术和产品创新、研发和应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文慧,分享了生物气溶胶采样器的研制、评测及应用。

 

会议最后,各位专家莅临生安中心现场指导,参观了生安中心独具特色的生物安全装备效能评估型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周蕾主任进行了现场讲解。

 

12月20日

 

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重点专项项目“外环境中高致病性病原体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首席科学家周蕾为首的专家团队,举行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启动会(暨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项目“全链条支撑”启动会)。生安中心将依托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气溶胶模拟舱、菌毒种等多方优势资源,基于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项目的辅助实施经验和技术积淀,全链条支撑“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究”重点专项项目的实施,为该项目的实施提供全方位的资源和技术保障。

2024年3月6日 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