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安中心积极响应推动团体标准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

2024年8月14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团体标准组织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旨在引导团体标准组织(制定团体标准的社会团体)进行能力建设,引导相关产业链上下游或同类团体标准组织联合开展团体标准化工作,制定原创性、高质量标准,促进团体标准规范优质发展。

《指标体系》共设置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21项、三级指标59项,其中包含关于标准化发展规划、制定程序、知识产权管理等18项基本条件及科研成果、新技术新服务转化等41项评分指标(满分100

【塑造生物安全新标杆 —— 张家港长三角生物安全研究中心

聚焦生物安全应急处置能力体系建设,依托生物安全装备效能评估与培训演练特色设施,张家港长三角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生安中心)对当前生物安全领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规划了试验标准、规范标准和规程标准三个层级递进的系统性的标准化布局。生安中心遵循一系列科学、严谨的步骤和方法制定团体标准,通过技术调研、组建团队、试验验证、跟踪评估等制定一系列原创性、高质量标准。体现了在标准制定上的专业技术能力和标准研制能力。截止目前,生安中心已牵头制定了多项生物安全相关的团体标准,已发布并实施了3项场景类标准,3项硬件软件设备类标准,另有四项已立项标准,均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提出并归口,旨在提升生物安全领域的规范化水平,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标准不仅凝聚了行业智慧与最佳实践,更体现了对生物安全风险的精准防控与高效应对为生物安全领域树立了新的价值标杆。

【产学研融合 ——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成立于200711月,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开发银行等相关部门和一批高校、科研院所、央企、国企、民企等政产学研界共同参与创办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是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产学研、政金介、商媒用互动合作的,具有独特优势和鲜明特色的资源整合型高层协同创新服务平台,是中国科协团体会员。其与中国标准化委员会合作,建立了诸多交叉学科的标准和产业化相关的标准,聚集了一批专业的技术人才和专家,参与团体标准的立项、起草、审核等专业技术活动,确保了团体标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促进会依据《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进行团体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包括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发布等一系列程序,显示了其在标准研制方面的能力;通过征集团体标准项目、组织专家审查、公示批准的团体标准项目、组织学术交流和会议等活动,推动团体标准的实施和应用。正是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高标准、严要求下,生安中心开展了生物安全系列标准的规划、拟定、发布与实施。

【标准实施,实力见证】

生安中心联合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展现出了强大的组织保障与技术支撑。依托健全的组织架构、资深的专业团队以及严密的监督管理体系,确保每一项团体标准均能得到精准、高效的实施。此外,在团体标准实施之余,生安中心亦高度重视标准的宣传与推广工作。我们深知,标准的生命力在于应用与普及。因此,中心通过召开交流研讨会等渠道,广泛传播标准理念,深入解析标准内容,提升社会各界对生物安全标准的认知度与认同感。

截至20240731日,共有9090家社会团体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注册,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共计公布86532项团体标准,且主要集中在地方层级的团体标准组织。随着社会团体数量的快速增长和标准化工作范围的扩展,《团体标准组织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出台将进一步提升标准化工作的质量和规范化水平,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生安中心也将继续保持严格的态度和行动,提升标准化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推动标准化创新工作,为生物安全领域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2025年1月8日 16:20